血气分析仪是通过定量测量人体血液和呼出气体的pH值、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来分析和评估人体血液酸碱平衡(紊乱)的仪器。广泛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急诊室、手术室、呼吸科、康复室或透析病房。
血气分析的样本类型有动脉血样本、静脉血样本和毛细血管血样本,动脉血样本,动脉血是血气分析中常用的血型,因为它能提供准确的氧吸收和运输信息,而且获得的信息是稳定的,不随采样点的不同而变化。规范动脉采血过程非常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下是血液样本预分析阶段血气分析误差的一些常见原因及解决方法。
样品中有气泡,影响参数PO2,应立即去除气泡。
应使用肝素来平衡电解质,尤其是cCa2+。
样品沉淀,影响参数Hct、PO2、PCO2,在注入分析仪之前混合样品。
溶血影响参数cK+,cCa2+,所以要避免剧烈搅拌,保存温度低于0℃。
影响参数PO2、PCO2、cGlu、cCa2+的代谢应避免储存。如有必要,请在0-4℃下保存。
液体肝素引起稀释,影响电解质和代谢物参数,Hct,PCO2,应使用干肝素片。
样品结构,针头直径过小容易造成溶血,会影响参数cK+和cCa2+。应选择合适的取样设备。
病人状态不稳定,影响参数pH和血气。采样前应给患者通风调整20分钟,并告知患者采样步骤。
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会影响参数PO2和SO2,因此应采用标准采样技术。
当放置在阳光下或其他光线下时,会影响参数ctBil,应尽快将样品放置在黑暗处进行测量。在给接受光疗的病人抽血之前,灯应该关掉。
血气样本的采集不同于其他血液样本。在手术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和方法。操作者应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及时送检标本,为临床诊疗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在抢救危重病人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