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的“棉签”咽拭子是怎么产生的?
时间:2022-10-26 16:00 点击次数:
在核酸窗口前,你熟练地张开嘴,咽扁桃体和咽后壁被“棉签”咽拭子强行刮擦。一旦核酸采样成功完成,但六小时的核酸测试才刚刚开始。一个小小的“棉签”咽拭子是怎么让我们的绿码出现的?
你其实不是“棉签”。真实名称是一次性采样拭子,也叫植绒拭子、咽拭子、无菌拭子、一次性采样器。属于符合标准的一类或二类医疗器械耗材。
核酸的“棉签”咽拭子是怎么产生的?
在工厂里,经过注塑、浸胶植绒、离心甩胶、箱式静电植绒、烘干、整理检验、消毒包装等一系列工序,就诞生了。
采样时,绕着喉咙走一圈,采集样本,然后放入病毒采样管,低温保存。
在实验室里,检测人员会在我们周围加入裂解缓冲液,撕开病毒的外壳,暴露出病毒内部的核酸进行检测。
因为病毒很小,所以在正式检测前需要对暴露的病毒核酸进行扩增。测试结束后,测试人员会将测试结果统一输入系统。
核酸检测后的棉签和拭子去哪了?
首先,医护人员会把我放在专用的垃圾桶里。他们会把垃圾袋封好,消毒。然后由穿着防护服的专业医疗废物转运人员将我放入专用转运桶中,密封运送至医疗废物临时贮存室。转运桶会先进行外部消毒,然后把我们倒入灭菌推车,再把我们推进高温蒸汽灭菌锅炉。在这里,我们会进行高温蒸汽灭菌。